概述
ISO13485 是专为医疗器械行业制定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基于 ISO9001 框架,更强调法规符合性、风险管理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控制。其核心是通过建立系统化的管理流程,确保医疗器械从设计开发、生产制造、储存运输到售后服务的全环节符合国际及地区医疗器械法规要求(如欧盟 MDR、美国 FDA 法规等),适用于医疗器械的设计、生产、分销、安装及服务相关组织,是医疗器械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重要准入条件。
益处
- 满足法规要求:符合全球主要市场(如欧盟、美国、中国等)的医疗器械法规强制要求,避免因不合规导致的市场准入受阻。
- 提升产品质量与安全性:通过标准化的设计开发、生产过程控制及风险管理,降低产品缺陷和不良事件风险。
- 增强客户与监管机构信任:认证结果证明企业具备稳定的质量管理能力,提升合作伙伴及监管部门对企业的认可度。
- 促进国际市场拓展:作为国际通用的医疗器械质量标准,认证可打破国际贸易技术壁垒,助力产品出口。
- 优化内部管理效率:明确各环节职责与流程,减少质量问题导致的返工、召回成本,提升运营效率。
- 强化风险管理能力:要求对产品全生命周期进行风险识别、评估与控制,提前规避潜在质量与安全隐患。
条件
- 企业属于医疗器械设计、生产、分销、安装或服务领域,具备合法经营资质(如营业执照、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 / 经营许可证)。
- 已明确所涉及的医疗器械产品范围及对应的法规要求(如产品分类、注册认证要求)。
- 已建立符合 ISO13485 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方针、目标、过程文件、岗位职责及风险管理程序。
- 体系已有效运行至少 3 个月,具备完整的运行记录(如设计开发文档、生产过程记录、检验报告等)。
- 已完成至少一次内部审核,验证体系与标准及法规的符合性,并针对不符合项采取纠正措施。
- 已完成管理评审,由高层管理者评估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确定改进方向。
- 近 1 年内无重大医疗器械质量违法违规记录,未因产品质量问题被列入失信名单。
流程
- 体系策划:明确认证覆盖的产品范围及适用法规,制定质量方针与目标,组建质量管理团队。
- 体系文件编制:依据 ISO13485 标准及相关法规,编写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如设计开发控制、生产过程控制、不合格品控制等)、作业指导书及记录表单。
- 体系运行:按文件要求执行各环节流程(如设计验证与确认、生产过程参数监控、灭菌过程控制等),记录运行数据及质量活动。
- 风险管理实施:对产品全生命周期(设计、生产、使用)进行风险分析(如 FMEA),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并记录。
- 内部审核与整改:组织内部审核员对体系运行情况进行审核,识别不符合项并完成整改,形成审核报告。
- 管理评审:高层管理者主持评审,结合内部审核结果、客户反馈、法规变化等,评估体系有效性并提出改进措施。
- 选择认证机构:挑选经国际认可(如 IAF 成员)且具备医疗器械认证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如 SGS、TÜV 等)。
- 提交认证申请:向认证机构提交申请材料,经初审通过后签订认证合同,确定审核范围与时间。
- 认证审核:
- 一阶段审核(文件审核):审核体系文件是否符合 ISO13485 标准及相关法规要求,提出文件修改建议。
- 二阶段审核(现场审核):审核员到现场验证体系实际运行情况,检查生产过程控制、检验记录、风险管理实施等,识别不符合项。
- 整改与发证:针对不符合项制定整改计划并完成验证,审核通过后由认证机构颁发 ISO13485 证书,有效期 3 年。
- 持续监督:获证后每年接受监督审核;3 年有效期满前需申请再认证,维持证书有效性。
所需材料
- 企业资质文件:营业执照、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 / 经营许可证、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如已获证)、组织架构图。
-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质量计划及记录表单模板。
- 产品与过程文件:产品清单及技术规格、设计开发文档(如设计输入 / 输出、验证与确认报告)、生产工艺流程图及过程参数。
- 风险管理文件:风险评估报告(含 FMEA 分析、风险控制措施)、风险管理记录。
- 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材料:内审计划、审核报告、不符合项整改记录;管理评审计划、报告及改进措施记录。
- 运行记录材料:生产过程监控记录、检验报告(进货检验、过程检验、成品检验)、不合格品处理记录、客户投诉与反馈记录。
- 法规符合性材料:产品符合的法规清单、合规性证明文件(如 CE 认证、FDA 注册相关材料,如适用)。
- 其他材料:认证申请书、近 1 年无重大违法违规声明、员工培训记录(尤其是与质量和法规相关的培训)。
详细内容
ISO13485 是医疗器械行业专属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核心在于通过全流程质量控制满足法规要求和产品安全需求。申请认证可帮助企业符合国际法规、提升产品质量、拓展全球市场;申请需满足体系建立并运行、完成内审与管理评审等条件;流程涵盖体系策划、运行、审核、认证及持续监督;需提交资质文件、体系文件、运行记录等材料。该认证是医疗器械企业保障产品合规性与安全性、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工具,对行业规范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发布的政策内容由上海湘应企业服务有限公司整理解读,如有纰漏,请与我们联系。
湘应企服为企业提供:政策解读→企业评测→组织指导→短板补足→难题攻关→材料汇编→申报跟进→续展提醒等一站式企业咨询服务。
湘应企服为企业提供:政策解读→企业评测→组织指导→短板补足→难题攻关→材料汇编→申报跟进→续展提醒等一站式企业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