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4064温室气体核查

概述

ISO14064 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温室气体管理系列标准,于 2006 年首次发布,2018 年完成修订,分为三个部分:ISO14064-1(组织层面温室气体排放与清除的量化、报告与核查规范)、ISO14064-2(项目层面温室气体减排或清除增强的量化、报告与核查规范)、ISO14064-3(温室气体声明的审定与核查指南)。该标准体系为组织和项目层面的温室气体管理提供了统一的方法论框架,涵盖量化、监测、报告、核查全流程,是全球应用最广泛的温室气体核算与核查标准。
与聚焦产品全生命周期的 ISO14067 不同,ISO14064 更侧重组织运营或特定减排项目的碳排放管理,旨在帮助企业建立系统化的温室气体 inventory(清单),通过科学核算明确排放源、量化减排成果,并为内外部利益相关方提供可信的碳排放信息。其核心价值在于推动温室气体管理的规范化与透明化,支撑碳目标设定、减排策略制定及碳信息披露。

益处

  1. 碳管理体系构建:帮助企业建立覆盖范围一(直接排放)、范围二(外购能源间接排放)、范围三(价值链间接排放)的全维度温室气体管理体系,实现从 “被动合规” 到 “主动管控” 的转变。
  1. 政策合规保障:在国内 “双碳” 目标、碳市场机制及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等国际政策框架下,ISO14064 核查结果可作为碳排放报告的权威依据,确保企业符合强制性披露与履约要求。
  1. 减排成本优化:通过精准识别高排放环节(如能源消耗、工艺排放),为企业制定针对性减排方案提供数据支撑,避免盲目投入,提升减排措施的成本效益比。
  1. 供应链信任增强:作为供应链碳管理的通用语言,通过核查的企业可向上下游合作伙伴证明碳排放数据的可信度,在绿色供应链竞争中占据优势,尤其适用于需向客户披露 Scope 3 排放的行业。
  1. 资本市场认可:越来越多的投资机构将碳管理能力纳入 ESG 评估体系,ISO14064 核查结果可增强企业在绿色金融、ESG 评级中的表现,助力获取绿色信贷、可持续发展基金等融资支持。
  1. 品牌责任形象塑造:公开经核查的碳排放数据及减排成果,可向公众传递企业的气候责任意识,增强品牌在环保领域的公信力,尤其契合消费升级趋势下的绿色消费需求。

条件

ISO14064 温室气体核查条件因应用场景(组织层面 / 项目层面)不同而有所差异,核心围绕 “边界清晰、数据可靠、方法科学” 三大要求展开:
组织层面核查条件
需明确界定核算边界,包括运营控制权或财务控制权范围内的设施、业务单元及排放源(范围一、二、三的具体覆盖项需书面说明)。建立规范的数据收集流程,确保直接测量数据(如燃料消耗台账、电表读数)的准确性与完整性,间接数据(如外购热力的碳排放因子)需来自权威数据库并注明来源。
需采用符合 ISO14064-1 要求的计算方法,排放因子优先选用国家或地方发布的最新数据,若使用行业平均数据需进行适用性验证。组织需配备专职人员负责温室气体清单的编制与维护,或委托具备 ISO14065 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开展核算。
项目层面核查条件
减排项目需具备 “额外性”,即项目产生的减排量在无该项目时不会发生,需通过情景分析、障碍分析等方法证明。项目需设定清晰的基准线(即项目不实施时的排放量),并建立与基准线对应的监测计划,确保减排量计算的可追溯性。
项目活动需符合相关行业的方法学要求(如清洁发展机制(CDM)方法学、Gold Standard 等),监测数据需连续、完整,包括活动数据(如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排放因子数据(如电网平均碳排放因子)等。
通用基础条件
用于核算的原始数据需具备可追溯性,保留至少 3 年的记录(如能源发票、监测日志)以备核查。若涉及范围三排放(如运输、废弃物),需与供应链上下游建立数据共享机制,确保间接排放数据的可获得性。核查机构需具备 ISO14065 认证资质,核查人员需通过相关能力验证。

流程

ISO14064 温室气体核查流程可分为准备、核算、核查、报告四个阶段,组织层面与项目层面流程略有差异,以组织层面为例:
  1. 边界与范围确定:明确核算的组织边界(如按法人边界、运营控制权边界)及排放范围(是否包含范围三),划分具体排放源(如固定燃烧源、移动源、工艺过程排放),形成《温室气体核算边界说明文件》。
  1. 数据收集与清单编制:按排放源分类收集活动数据(如燃煤量、外购电量),匹配对应的排放因子,计算各排放源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以 CO₂当量计),汇总形成组织层面的温室气体清单,清单需包含数据来源、计算过程及不确定性分析。
  1. 核查方案制定:委托第三方核查机构,明确核查范围、方法(文件审查、现场抽样比例)及时间安排,签订核查协议,协议中需注明核查依据(如 ISO14064-3)及双方权责。
  1. 现场核查与文件评审:核查机构对组织的边界定义、数据记录、计算方法进行文件审查,抽取部分排放源进行现场验证(如核对燃料储罐的计量记录、检查电表安装位置),验证数据的真实性与计算的准确性。
  1. 不符合项整改:针对核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如数据缺失、排放因子选用不当),组织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并提交证明材料,核查机构对整改结果进行验证。
  1. 核查声明出具:整改通过后,核查机构出具核查声明,说明核查范围、方法及结论(如 “温室气体清单符合 ISO14064-1 要求,排放量计算无重大偏差”),声明有效期通常为 1 年,需每年更新核查。

所需材料

ISO14064 温室气体核查需提交的材料根据组织或项目层面的不同有所侧重,主要包括基础信息文件、数据证明文件及方法学说明文件三类:
组织层面核查材料
  • 组织架构图及业务范围说明,明确核算边界内的设施、子公司及运营活动
  • 温室气体清单报告,包含各排放源的活动数据、排放因子、排放量及汇总结果
  • 数据收集记录:能源消耗台账(燃料、电力、热力的采购凭证及消耗记录)、工艺排放监测报告(如化工企业的 CO₂捕集量)、运输记录(自有车辆的燃油消耗、里程数)
  • 边界定义文件,说明范围一、二、三的具体包含项及排除项理由
  • 排放因子选用清单及来源证明(如国家发改委发布的《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IPCC 数据库引用记录)
  • 内部温室气体管理体系文件(如数据收集管理制度、减排措施实施记录)
项目层面核查材料
  • 项目设计文件(PDD),包括项目背景、活动描述、基准线设定及额外性论证
  • 监测报告,包含项目运行数据(如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能效项目的节能量)、监测方法及质量控制措施
  • 基准线情景分析报告及相关支持数据(如项目所在地区的电网平均碳排放因子历史数据)
  • 减排量计算表,详细说明计算公式、参数来源及不确定性分析
  • 项目所采用的方法学文件及适用性说明(如选用的 CDM 方法学编号及版本)
通用支持材料
  • 企业营业执照及相关行业资质证书
  • 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的能源消耗或排放监测报告(如锅炉烟气检测报告)
  • 核查机构要求的其他补充材料(如针对数据异常值的解释说明)
所有材料需以纸质或电子形式存档,确保数据可追溯,电子版文件需按排放源或项目阶段分类整理,便于核查人员查阅。

详细内容

ISO14064 温室气体核查构建了 “量化 - 报告 - 核查” 的闭环管理体系,其核心特征可概括为:
  1. 分层覆盖的核算框架:通过三个部分的标准设计,分别覆盖组织运营、减排项目、核查流程,形成从基础核算到第三方验证的完整链条,满足不同主体(企业、项目开发者、监管机构)的需求。
  1. 灵活适配的边界设定:允许组织根据实际管理需求界定核算边界(如仅覆盖生产基地或包含全价值链),既保证了数据的针对性,又为不同规模企业提供了可操作的核算路径。
  1. 科学严谨的核查机制:要求第三方机构依据 ISO14064-3 开展核查,通过文件审查与现场验证结合的方式,确保碳排放数据的可信度,为政策履约、市场交易等场景提供可靠依据。
  1. 动态迭代的管理工具:强调温室气体清单的定期更新与核查,推动企业建立持续改进的碳管理机制,而非一次性的合规行为,助力企业逐步实现碳目标(如科学碳目标 SBTi)。
在全球气候治理加速推进的背景下,ISO14064 核查已成为企业融入碳市场、参与国际气候合作的基础工具。通过核查,企业不仅能提升碳管理的专业化水平,更能在低碳转型中把握先机,将气候风险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
*本文发布的政策内容由上海湘应企业服务有限公司整理解读,如有纰漏,请与我们联系。
湘应企服为企业提供:政策解读→企业评测→组织指导→短板补足→难题攻关→材料汇编→申报跟进→续展提醒等一站式企业咨询服务。

联系我们

如需了解更多服务详情或定制企业服务方案,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对接

服务热线

姚经理17521747015

谢经理15900548616

7*24小时

微信

微信二维码

专业顾问24小时内回复

总部地址

上海嘉定区江桥镇申窑艺术中心 A区205室

嘉定区江桥,交通便利

微信二维码 扫码联系咨询顾问
0.14014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