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科技小巨人培育与认定是地方政府(如各省、市科技部门)为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向创新型领军企业转型而实施的培育计划,分为 “培育企业” 和 “认定企业” 两个阶段。培育阶段侧重通过政策扶持帮助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和规模;认定阶段则对达到高成长性、强创新性标准的企业授予 “科技小巨人企业” 资质。其核心是筛选具有核心技术、高市场潜力的科技企业,通过资金支持、资源对接等方式加速其成长为行业细分领域的领军者,助力区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适用于处于成长期、创新能力突出的科技型企业。
益处
- 资金扶持:培育企业可获研发补贴(如年度研发费用的 10%-20%),认定企业可获一次性奖励(部分地区达 50-500 万元),用于技术攻关或市场拓展。
- 融资便利:享受无抵押贷款额度提升(如最高 5000 万元信用贷)、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贴息(贴息率 3%-5%),优先对接创投机构和产业基金。
- 资源倾斜:纳入地方重点培育名单,优先获得土地、厂房等生产要素支持,免费使用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如中试基地、检测中心)。
- 人才政策:认定企业可获额外人才落户指标,核心技术人员享受个税优惠、住房补贴(如最高 100 万元安家费)。
- 品牌提升:作为区域科技企业标杆,在招投标、产业链合作中具备优势,优先参与政府重大项目和示范工程。
- 成长加速:获得定制化培育服务(如上市辅导、战略咨询),部分地区对认定企业开通科创板、北交所上市 “绿色通道”。
条件
培育企业条件
- 属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或满足科技型中小企业核心指标),注册满 2 年,主营业务为高新技术领域(如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
- 近 2 年营业收入年均增速不低于 15%,或净利润年均增速不低于 10%,具备一定成长潜力。
- 近 2 年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不低于 5%(营业收入低于 2000 万元的企业可放宽至 3%),拥有至少 1 项发明专利或 3 项以上实用新型专利 / 软件著作权。
- 已建立研发团队,专职研发人员占比不低于 15%,具备基本的研发条件(如自有实验室、研发设备)。
- 经营状况良好,无重大违法违规记录,未被列入失信名单。
认定企业条件
- 需为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或直接满足认定标准),注册满 3 年,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 5000 万元(部分地区对高新技术领域企业放宽至 3000 万元)。
- 成长性突出:近 3 年营业收入或净利润年均增速不低于 20%,其中最近一年增速不低于 15%。
- 创新能力强劲:近 3 年研发费用累计不低于 1000 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不低于 6%;拥有发明专利 5 项以上,或核心技术通过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鉴定。
- 市场地位显著:在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排名区域前列(如省内前 5 名),主导或参与制定行业标准,具备核心竞争力。
- 管理规范:已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拥有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近两年无重大安全、环保事故。
流程
- 培育申报:企业对照培育条件自主申报,向所在地县区科技部门提交材料,经初审推荐至市级科技部门。
- 培育备案:市级科技部门审核后确定培育企业名单,纳入培育库,培育周期通常为 2 年,期间提供政策支持和跟踪服务。
- 认定申报:培育期满或直接符合认定条件的企业,向市级科技部门提交认定申请,经形式审查后进入评审环节。
- 综合评审:市级科技部门组织专家从创新能力、成长性、市场地位等维度评审,部分企业需现场考察(核查研发设施、生产经营情况)。
- 公示认定:评审通过的企业公示 7-10 个工作日,无异议的授予 “科技小巨人企业” 称号,有效期 3 年。
- 动态管理:培育企业每年需报送成长报告,未达培育目标的退出培育库;认定企业每 3 年复核一次,不达标者撤销资格。
所需材料
培育企业材料
- 基本资质:营业执照、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证明、近 2 年财务审计报告。
- 创新证明:知识产权证书、研发项目清单及立项报告、研发费用明细账、研发人员名单及社保记录。
- 成长证明:近 2 年营业收入及利润明细表、主要客户合同(体现市场拓展能力)。
- 其他:《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申请表》、企业发展规划(含技术路线和市场计划)、无违法违规承诺书。
认定企业材料
- 基础材料:培育企业备案证明(或直接申报说明)、近 3 年财务审计报告、高新技术企业等资质证书(如适用)。
- 创新材料:发明专利证书、研发费用专项审计报告、科技成果鉴定证书、研发设备清单及价值证明。
- 成长与市场材料:近 3 年营业收入及利润增速证明、细分市场占有率报告(行业协会或第三方机构出具)、主导 / 参与的标准文本。
- 其他:《科技小巨人企业认定申请表》、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核心技术人员简介、银行授信证明或融资协议(体现融资能力)。
详细内容
科技小巨人培育与认定是地方政府推动科技型企业成长的阶梯式计划,分为培育和认定两个阶段,旨在筛选并扶持具有高成长性和强创新力的企业。申请培育可获研发补贴、资源对接等基础支持,认定后可享更高额度资金奖励、融资便利及品牌优势。培育阶段侧重潜力,认定阶段强调规模与市场地位,需满足营收增速、研发投入、知识产权等硬性指标。流程包括申报、评审、公示,需提交创新能力、成长性等相关材料。该计划对加速科技企业向行业领军者转型、推动区域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发布的政策内容由上海湘应企业服务有限公司整理解读,如有纰漏,请与我们联系。
湘应企服为企业提供:政策解读→企业评测→组织指导→短板补足→难题攻关→材料汇编→申报跟进→续展提醒等一站式企业咨询服务。
湘应企服为企业提供:政策解读→企业评测→组织指导→短板补足→难题攻关→材料汇编→申报跟进→续展提醒等一站式企业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