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材认证

概述

绿色建材认证是我国推进建材工业绿色转型升级的重要制度安排,由市场监管总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推行,于 2019 年正式实施,替代了原有的绿色建材评价标识制度。该认证通过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建材产品从原材料获取、生产制造到使用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环保性能进行权威背书,是落实 "双碳" 战略的重要抓手。
认证实行分级评价体系,由低至高分为一、二、三星级,其中在认证目录内依据绿色产品评价国家标准认证的建材产品等同于三星级绿色建材。认证目录由三部委根据行业发展动态调整,覆盖墙体材料、防水材料、建筑玻璃、陶瓷砖等多个品类,通过统一的认证标识和管理规则,构建了规范透明的绿色建材市场体系。

益处

  1. 政策红利获取:获得认证的企业可享受地方财政补助,如绍兴市对三星级认证产品给予 15 万元 / 个的补助,单个企业最高可达 50 万元,有效降低认证成本。同时在绿色建筑评价中可获得加分,增强项目申报优势。
  1. 市场准入优势:认证产品被纳入政府采购优先目录,成为政府工程、重点项目的准入门槛。通过 "筑采云" 等绿色建材采购平台,可实现与大型建设项目的精准对接,绍兴平台已累计成交超 60 亿元。
  1. 品牌价值提升:认证标识作为产品环保性能的权威证明,能显著增强消费者信任,在房地产集采和终端市场中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尤其在绿色建筑普及率较高的一二线城市更具市场号召力。
  1. 管理体系优化:认证过程推动企业建立从原材料管控到生产过程节能、从污染物处理到废弃物回收的全链条管理体系,降低单位产值能耗,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1. 国际接轨基础:认证指标与国际先进标准对接,通过认证的产品在出口时可减少重复检测,尤其在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绿色建筑项目中更易获得认可。

条件

绿色建材认证条件围绕 "全生命周期环保性能" 核心要求,结合产品类别制定差异化标准,核心原则包括:
通用基础条件
企业需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生产经营状况良好,近三年内无重大质量、环保违法记录。生产设施需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不属于淘汰类工艺设备,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并通过 GB/T 19001 认证。
产品特定要求
根据产品类别不同,重点考核原材料环保性、生产过程能耗、污染物排放、使用阶段健康安全性及废弃物可回收性等指标。例如墙体材料需考核放射性物质限量、保温性能及再生骨料利用率;防水材料需验证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含量、耐久性及回收处理性能。
高星级认证(三星级)对技术创新要求更高,需在节能指标、循环利用、低碳技术等方面达到行业领先水平,部分产品需提供长期环境影响评估数据。进口产品需额外提供符合我国环保标准的证明文件及境内责任单位授权书。

流程

绿色建材认证实施 "初始检查 + 产品抽样检验 + 获证后监督" 的全过程管理模式,典型流程如下:
  1. 认证申请:企业通过指定认证机构提交申请,明确认证产品类别、级别及生产场地,划分认证单元(同一产品不同生产场地需分别申请)。
  1. 技术评审:认证机构对企业提交的技术文件进行评审,包括产品标准符合性证明、生产工艺环保评估、原材料溯源记录等。
  1. 初始工厂检查:审核组进行现场检查,验证企业质量保证能力、生产过程控制措施及绿色评价要求的落实情况,重点检查环保设施运行及记录完整性。
  1. 产品抽样检验:由认证机构委托具备资质的实验室,依据对应产品标准进行全项检测,包括物理性能和环保指标,检验结果需满足申请等级要求。
  1. 结果评价与批准:综合技术评审、现场检查和检测结果形成评价意见,符合要求的颁发认证证书,整个过程从受理到发证一般不超过 90 天。
  1. 获证后监督:认证机构按年度实施监督检查,包括资料审查和不定期飞行检查,确保产品持续符合认证要求。

所需材料

申请绿色建材认证需提交的材料分为基础通用性文件和产品专项技术文件两类:
基础通用材料
包括企业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复印件;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近三年环保监测报告及排污许可证;生产工艺流程图及关键工序说明;产品执行标准及检验规程。
专项技术材料
  1. 产品特性文件:产品结构组成、原材料清单及供应商资质,重点说明环保型原材料的使用比例;生产过程能耗统计及节能措施说明。
  1. 检测报告:由 CNAS 认可实验室出具的产品全项检测报告,涵盖物理性能、环保指标及健康安全性检测数据,报告有效期需在一年内。
  1. 环保措施证明:污染物处理设施运行记录、废弃物回收利用方案及实施效果;清洁生产审核报告(三星级认证需提供)。
  1. 其他材料:产品质量追溯体系说明;用户反馈及售后服务记录;若涉及专利技术或创新工艺,需提供相关证明文件。
所有材料需真实有效,电子版需符合认证机构指定的格式要求,必要时需提供原件核验。

详细内容

绿色建材认证构建了 "分级评价、全流程管控、政企协同" 的新型管理体系,其核心特征包括:
  1. 分级认证机制:通过一、二、三星级差异化评价,引导企业持续提升环保性能,三星级作为最高等级与国家绿色产品标准衔接,形成梯度提升的认证路径。
  1. 全生命周期理念:认证指标覆盖原材料、生产、使用、回收全链条,不仅关注产品本身环保性,更强调生产过程的节能降耗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1. 动态监管体系:实施 "获证后监督 + 飞行检查" 的常态化监管,证书有效期内持续验证产品一致性,确保认证公信力。
  1. 政策激励联动:通过财政补助、采购优先等政策组合拳,推动认证结果落地应用,绍兴等地的实践表明,政企协同模式可有效降低企业认证成本,加速绿色建材推广应用。
对于企业而言,绿色建材认证不仅是市场准入的 "通行证",更是实现绿色转型的 "催化剂"。在双碳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认证将成为建材企业参与国际竞争、融入绿色供应链的重要支撑,推动行业从 "规模扩张" 向 "质量效益" 转型。
*本文发布的政策内容由上海湘应企业服务有限公司整理解读,如有纰漏,请与我们联系。
湘应企服为企业提供:政策解读→企业评测→组织指导→短板补足→难题攻关→材料汇编→申报跟进→续展提醒等一站式企业咨询服务。

联系我们

如需了解更多服务详情或定制企业服务方案,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对接

服务热线

姚经理17521747015

谢经理15900548616

7*24小时

微信

微信二维码

专业顾问24小时内回复

总部地址

上海嘉定区江桥镇申窑艺术中心 A区205室

嘉定区江桥,交通便利

微信二维码 扫码联系咨询顾问
0.33940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