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数字化高速发展的时代,信息已然成为企业、机构乃至国家运转不可或缺的关键资产。于北京地区而言,依据 GB/T 22239 标准落实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是筑牢信息安全防线、合规运营的核心举措。下面就为您全方位解读其申请流程与详细要求。
GB/T 22239 规范了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的定级、基本要求、实施过程等关键层面,旨在依据信息系统的重要程度、所涉敏感数据量级与一旦遭破坏后的影响程度,划分不同等级,实施差异化、针对性强的安全防护策略,等级由低到高涵盖第一级至第五级,在北京,各企事业单位需依自身系统实情精准定级申报。
- 系统定级:这是起点,需综合考量信息系统承载业务的关键性、处理数据类型(如政务敏感数据、企业财务机密等)、用户覆盖范围及业务中断潜在损失等因素。企业内部先组织专业团队或邀请外部安全专家评估,按标准确定系统所属等级,撰写详尽的《信息系统定级报告》,清晰阐明系统业务、架构、面临风险及定级依据,在北京,定级结果常需在单位内部经管理层审定、存档备后续核查。
- 备案准备:完成定级后,要整理系列备案材料,核心包括《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备案表》(按真实系统信息细致填写基础、网络结构、安全措施等板块),附上定级报告、系统拓扑图(直观展示设备关联、网络布局)、信息资产清单(分类罗列软硬件、数据资产)等,确保材料逻辑连贯、数据精准,如实反映系统安全概貌。
- 提交备案:在北京,备案主体通过 “北京市政务服务网” 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备案专区在线提交电子材料,同步将纸质版按指定份数、装订规范递交至属地公安机关网安部门,递交后留意审核反馈,部分内容若存疑或不清晰,网安部门会及时联系补充修正。
- 审核受理:公安机关依既定标准、流程审核申报材料,着重核查定级合理性、安全措施完备度等,审核时限依复杂程度约在 5 - 10 个工作日,符合要求则发放《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备案证明》,企业正式开启后续等级保护建设运维阶段;不符要求会明确指出问题,限期整改重报。
- 建设整改与测评:获备案证明后,依对应等级的 GB/T 22239 标准要求,全面开展安全建设整改,涵盖物理安全(机房防护升级)、网络安全(边界防护强化、入侵检测部署)、主机安全(系统加固、漏洞管理)、应用安全(代码审计、权限管控优化)、数据安全(加密存储、备份策略完善)等多维度。建设完成,委托具备资质测评机构依标准开展测评,出具测评报告,对未达标项持续优化改进,保障系统安全长效稳固。
- 合规性要求:全程严守国家、北京市信息安全法规政策,从定级精准性、备案按时性,到建设整改遵循 GB/T 22239 标准规范,各环节丝丝入扣,违规将面临责令整改、行政处罚等后果,影响单位运营信誉。
- 人员专业性要求:内部需有安全管理专员负责统筹协调,团队成员掌握网络安全技术、熟悉等级保护流程,能解读标准、落实措施;外部合作测评、安全服务机构,务必具备公安部门认可资质,确保服务专业、合规。
- 持续运营要求:等级保护非 “一劳永逸”,信息系统变更(如架构升级、业务拓展)需重评估定级、调整安全策略;定期复查测评(三级及以上系统至少每年一次),依结果迭代优化安全防护,契合动态变化的安全形势。
于北京落实 GB/T 22239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是守护信息 “堡垒”、稳健运营根基之举,各单位依流程精耕细作、严守要求,方能在数字浪潮中稳驭信息之舟,畅行安全航道。